首页 >> 要闻简讯 > 宝藏问答 >

民胞物与的汉语大词典

2025-10-02 06:15:10

问题描述:

民胞物与的汉语大词典,求快速支援,时间不多了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02 06:15:10

民胞物与的汉语大词典】“民胞物与”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成语,最早见于北宋理学家张载的《正蒙·乾称篇》。其本意是“百姓皆为我的同胞,万物皆为我的朋友”,表达了儒家“仁爱”思想中对人与自然、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。

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中,“民胞物与”被收录为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成语,其解释不仅包括字面意义,还涉及其历史背景和哲学思想。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分析:

一、

“民胞物与”出自张载的“民吾同胞,物吾与也”,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,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。这一思想体现了儒家“仁者爱人”的核心理念,并对后世的思想家、文学家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
在现代语境中,“民胞物与”常用来表达一种博大的胸怀和包容的精神,倡导人们以宽广的心态看待他人和世界,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生态的平衡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民胞物与
出处 张载《正蒙·乾称篇》
原文出处 “民吾同胞,物吾与也。”
字面意思 百姓都是我的同胞,万物都是我的朋友
哲学思想 儒家“仁爱”思想,强调人与人、人与自然的和谐
现代含义 表达博大胸怀、包容精神、社会和谐与生态平衡
在《汉语大词典》中的解释 用于形容对他人的关爱和对万物的尊重
使用场合 文学、演讲、教育、社会倡导等
相关人物 张载、程颢、朱熹等儒家学者
现代应用 用于倡导环保、公益、慈善、社会公平等主题

三、结语

“民胞物与”不仅是古代哲人的智慧结晶,也是现代社会中值得提倡的一种价值观念。它提醒我们,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,应保持一颗宽容与仁爱的心,尊重每一个生命,珍惜每一份资源,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。

通过了解和运用“民胞物与”这一成语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更积极、更有责任感的生活态度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