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槁项黄馘是什么意思】“槁项黄馘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因长期劳苦、饥寒交迫或精神抑郁而显得面容憔悴、脸色发黄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中,用来描绘人物的困顿状态。
一、
“槁项黄馘”出自《庄子·列御寇》:“槁项黄馘,而犹求索于道。”意思是:脖子干枯,脸色发黄,却还在寻求大道。后引申为形容人因生活困苦、精神疲惫而面容憔悴、面色苍白的状态。
该成语多用于描写人物的悲惨境遇或精神状态,带有强烈的文学色彩和情感表达。
二、表格展示
词语 | 槁项黄馘 |
拼音 | gǎo xiàng huáng guì |
出处 | 《庄子·列御寇》 |
字面意思 | 槁:干枯;项:脖子;黄:黄色;馘:脸面。 |
引申义 | 形容人因生活困苦、精神抑郁而面容憔悴、面色发黄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文学作品中,描述人物状态或处境。 |
情感色彩 | 带有悲凉、沉重的情感色彩。 |
近义词 | 面黄肌瘦、形容憔悴、瘦骨嶙峋 |
反义词 | 容光焕发、神采奕奕、气色红润 |
三、使用示例
- 他多年奔波在外,终日劳碌,如今已是槁项黄馘,令人唏嘘。
- 在战乱年代,百姓流离失所,槁项黄馘者比比皆是。
四、结语
“槁项黄馘”虽是古文中的词语,但其形象生动,富有感染力,至今仍被广泛用于文学和日常表达中,用来传达一种深沉的生活体验与情感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