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墨子和他的弟子们所著的书是】《墨子》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墨翟(即墨子)及其弟子们共同编撰的一部哲学著作,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典籍之一。该书系统地阐述了墨家学派的核心思想,包括“兼爱”、“非攻”、“尚贤”、“尚同”、“节用”、“节葬”、“天志”、“明鬼”、“非乐”、“非命”等主张,体现了墨家对社会、政治、伦理和宗教等方面的深刻思考。
为了更清晰地呈现《墨子》的基本信息和内容特点,以下是一份加表格的形式展示:
一、
《墨子》一书成于战国中后期,由墨子本人及其弟子集体整理而成。全书共53篇,现存47篇,内容涵盖了哲学、逻辑、政治、军事、科技等多个领域。墨子主张“兼爱”与“非攻”,反对儒家的“礼制”与“厚葬”,提倡节俭、实用主义,并强调通过实践来验证真理。该书不仅在当时具有广泛影响,也对后世的思想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由于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,且语言较为简练,因此在阅读和研究时需要结合历史背景和思想体系进行深入理解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书名 | 《墨子》 |
作者 | 墨翟(墨子)及弟子 |
成书时间 | 战国中后期 |
篇数 | 共53篇,现存47篇 |
思想核心 | 兼爱、非攻、尚贤、节用、节葬、天志、明鬼、非乐、非命 |
主要主张 | 反对战争、提倡平等、重视实用、强调逻辑 |
文体风格 | 简洁、朴实、逻辑性强 |
历史地位 | 中国古代重要哲学典籍,墨家学派代表作 |
影响 | 对后世思想、政治、伦理有深远影响 |
通过以上总结与表格,我们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《墨子》这本书的来源、内容和意义,为进一步研究墨家思想提供基础参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