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养痈遗患什么意思】“养痈遗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。原意是指在身体上长了毒疮却不及时治疗,最终导致病情恶化、引发更大的祸患。后引申为对问题或错误不加以纠正和处理,任其发展,最终会酿成严重的后果。
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明知问题存在却选择忽视、拖延的人或行为,强调及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。
一、
“养痈遗患”字面意思是“养着毒疮,留下祸患”,比喻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或隐患不加以处理,反而放任不管,结果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。该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不负责任、回避问题的行为,强调预防和及时应对的重要性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答案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养痈遗患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五年》 |
字面意思 | 养着毒疮,留下祸患 |
引申含义 | 对问题或错误不加处理,任其发展,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|
使用场景 | 批评对问题漠视、拖延处理的行为;强调及时解决问题的重要性 |
近义词 | 置之不理、姑息养奸、养虎为患 |
反义词 | 亡羊补牢、防微杜渐、未雨绸缪 |
常见用法 |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,如批评、教育、分析等 |
适用对象 | 个人、组织、政府、企业等,凡有决策或管理行为的主体均可适用 |
情感色彩 | 贬义词,带有批评和警示意味 |
三、延伸理解
“养痈遗患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警示,也适用于组织管理和政策制定。例如,在企业管理中,如果管理层对员工的问题视而不见,可能会导致内部矛盾激化,影响整体效率;在公共政策中,若对社会问题长期忽视,可能引发更大的社会危机。
因此,“养痈遗患”提醒我们:面对问题时,要敢于正视、及时处理,避免因小失大。
如需进一步探讨“养痈遗患”在现代管理、家庭教育或历史事件中的应用,可继续深入分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