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言文报刘一丈书原文及翻译】一、文章简介
《报刘一丈书》是明代文学家宗臣写给友人刘一丈的一封书信,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腐败、人情虚伪的不满,同时也抒发了自己不愿同流合污、坚持操守的决心。文章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具有较强的现实批判意义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(加表格)
原文 | 翻译 |
伏以今日之势,非独士之不遇也,亦天下之大患也。 | 我认为现在的局势,不只是士人不得志,也是天下的一大祸患。 |
夫士之不遇,盖有其故矣。 | 士人不得志,是有原因的。 |
或则才不足以自见,或则道不足以自持。 | 有的是因为才能不足而无法显露,有的是因为道义不坚定而无法坚持。 |
然则吾之不遇,岂独无才乎?亦岂独无道乎? | 那么我的不得志,难道只是没有才能吗?难道只是没有道义吗? |
盖欲行其道,而时不可得;欲施其才,而世不我用。 | 是因为想要推行自己的道,但时机不允许;想要施展才能,但世人不用我。 |
吾尝欲以忠言告人,而人不听;欲以正道处世,而世不容。 | 我曾想用忠诚的话劝告别人,但人们不听;想以正道处世,但社会不容。 |
此则吾之所以困也。 | 这就是我所陷入困境的原因。 |
夫君子之于世也,能守其道,而不为世所动者,斯可谓贤矣。 | 君子面对世俗,能够坚守自己的道而不被外界动摇的人,才可以称为贤者。 |
吾虽不才,愿学焉。 | 我虽然无才,但也愿意学习这样的境界。 |
三、文章主旨总结
《报刘一丈书》通过作者对自身处境的描述,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,尤其是官场的腐败与人情的冷漠。文章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,强调了“守道”“持节”的重要性,展现了作者清高孤傲、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。
四、写作特色
- 语言质朴,情感真挚:文章用词简洁,感情深厚,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的深刻思考。
- 结构清晰,层次分明:先讲现状,再分析原因,最后表达志向,逻辑严密。
- 思想深刻,富有哲理:通过对“才”与“道”的探讨,表现出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。
五、结语
《报刘一丈书》不仅是一篇书信体散文,更是一篇反映时代精神与个人操守的佳作。它提醒我们,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,应坚守本心,不为外物所动,做一个有道德、有操守的真正君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