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未若柳絮因风起原文及翻译】一、
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出自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篇,是东晋时期才女谢道韫对雪花的比喻。她用“柳絮因风起”来形容雪花飘落的轻盈与美感,表现出极高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观察力。此句不仅展现了谢道韫的才华,也成为了后世文人赞美雪景的经典典故。
本文将从原文出处、作者背景、句子含义、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清晰呈现相关内容。
二、原文及翻译表
项目 | 内容 |
原文 | 谢道韫咏雪 “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” |
出处 |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 |
作者 | 刘义庆(南朝宋)编撰 |
背景 | 晋代名士聚会中,谢安问:“白雪纷纷何所似?”兄子胡儿曰:“撒盐空中差可拟。”兄女道韫曰:“未若柳絮因风起。” |
字面意思 | 不如像柳絮一样随风飘起。 |
深层含义 | 形容雪花轻柔、飘逸,富有诗意与美感。 |
文化意义 | 成为形容雪景的千古佳句,体现谢道韫的才情与文学造诣。 |
历史评价 | 时人称其“有林下之风”,称赞其才思敏捷、文采斐然。 |
三、延伸解读
谢道韫作为东晋时期的才女,出身名门,自幼聪慧,擅长诗文。在一次家庭聚会中,面对谢安提出的问题,她没有采用常见的比喻(如“撒盐空中”),而是用“柳絮因风起”来描绘雪花,既形象又富有意境,展现出她超凡的文学素养。
这一典故也被后人广泛引用,成为描写冬日雪景、表现女性才情的重要象征。在诗词、绘画、文学作品中,“柳絮因风起”常被用来表达轻柔、飘逸或离别之情。
四、结语
“未若柳絮因风起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生动描写,更是对文学艺术的一种高度概括。它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悟,也展示了谢道韫卓越的才华与独特的审美眼光。这一经典句子至今仍被传颂,具有深远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