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躬行是什么意思】“躬行”是一个汉语词语,常见于古文和现代书面语中。它字面意思是“亲自实践”,强调的是身体力行、亲身去做,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或理论层面。在日常生活中,“躬行”常用来形容一个人不仅懂得道理,还能将这些道理付诸行动,体现出一种务实、自律的态度。
一、
“躬行”源自古代汉语,意为“亲自实行”。它强调的是一种知行合一的精神,即不仅要理解道理,还要亲自去实践。这个词多用于鼓励人们脚踏实地、言行一致,尤其在教育、道德修养、工作态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
在现代社会中,“躬行”常被用来形容那些有责任感、执行力强的人。例如,在工作中,一个“躬行”的人不会只说不做,而是能够真正落实任务、完成目标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词语 | 躬行 |
拼音 | gōng xíng |
基本含义 | 亲自实践、身体力行 |
出处 | 古代文献,如《论语》等 |
引申意义 | 知行合一、言行一致、注重实践 |
使用场景 | 教育、道德、工作、个人修养等 |
近义词 | 实践、践行、实行 |
反义词 | 空谈、虚伪、纸上谈兵 |
现代应用 | 鼓励实干精神,反对空想主义 |
三、结语
“躬行”不仅是对个人行为的要求,更是一种生活态度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保持“躬行”的精神,有助于提升个人的执行力和责任感,也能促进社会整体的诚信与效率。因此,无论是在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中,我们都应努力做到“知行合一”,真正做到“躬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