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日暮途远的意思】“日暮途远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在晚年或末期时,虽然还有一定的能力或资源,但已经难以实现原本的目标。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感慨和无奈意味,多用于对人生、事业或历史进程的总结与反思。
一、词语释义
- 字面意思:太阳落山了,路还很远。
- 引申意义:比喻事情到了晚期,虽仍有余力,但已难成大事;也用来形容人年老体衰,虽有志向,却无力实现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“日暮途远”最早见于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,原文为:“日暮途远,故效其命。”意思是说,天色已晚,路途遥远,所以献出生命。后世多用来表达一种英雄末路、壮志未酬的悲凉情感。
该词常用于文学作品、历史评论或个人感慨中,具有较强的情感色彩和文化内涵。
三、词语总结表
词语 | 日暮途远 |
拼音 | rì mù tú yuǎn |
释义 | 太阳落山了,路还很远。比喻事情到了晚期,虽有余力,却难以完成目标。 |
出处 | 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人或事物处于晚年阶段,虽有抱负却难以实现。 |
情感色彩 | 感叹、无奈、悲凉 |
近义词 | 壮志未酬、力不从心、英雄末路 |
反义词 | 旭日东升、朝气蓬勃、风华正茂 |
四、使用场景举例
1. 文学作品:如《三国演义》中对诸葛亮临终前的描写,可用“日暮途远”来形容他虽有大志,却难挽颓势。
2. 历史评价:如对某些王朝末期的描述,可借“日暮途远”表达其衰败之势。
3. 个人感慨:有人在年老时回顾一生,感叹“日暮途远”,表达了对过往的反思与无奈。
五、总结
“日暮途远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人生状态的写照。它提醒人们珍惜时间,把握当下,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岁月无情、人生无常的深刻哲理。在日常交流或写作中,恰当使用这一成语,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与感染力。